由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中国少儿报刊协会和语文报社共同举办,由《语文报·书法版》具体承办的首届“语文报杯”全国中小学师生硬笔书法大赛,从2009年7月1日正式开始,2009年12月12日大赛结果揭晓,历时五个多月,前后共收到参赛作品39627件,共评选出4328件各等级获奖作品,大赛取得了圆满成功。
首届“语文报杯”全国中小学师生硬笔书法大赛,是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报——《语文报·书法版》创刊以后,由语文报社发起,联合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中国少儿报刊协会共同组织,由《语文报·书法版》具体承办的面向中小学师生的高规格、全国性大型赛事,各单位领导对大赛都给予高度重视,保证了大赛的顺利进行。著名书法家、中国硬笔书法协会终身名誉主席庞中华,著名书法家、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主席张华庆,中国少儿报刊协会秘书长任新国等领导,多次就大赛相关问题作出指示。张华庆主席还在百忙之中,为本次大赛专门题词,表示祝贺与勉励。中国硬协名誉理事、书法家、语文报社社长兼总编辑蔡智敏,书法家、语文报社副社长赵建功等语文报社领导,对许多具体工作予以指导。
“语文报杯”全国中小学师生硬笔书法大赛是首次举办,大赛组委会制定了详尽的广告方案,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宣传发动。一是通过语文报系列报刊渠道宣传。从2009年五六月份,就在语文报系列报刊上,先后分两次刊登大赛征稿启事,早宣传,早发动。到7月大赛正式开始后,又作了相应的补充提示,再次进行重点推介。二是通过网络媒体进行宣传。与报刊第一、二波宣传阵势同步,先后在中华语文网、中国硬笔书法江湖网、中国当代硬笔书法网、中国硬笔书法论坛等网络媒体上,发布大赛征稿启事,进行隆重宣传。三是通过会议形式进行宣传。四是免收参赛费。组委会经过研究决定,为了更广大地发动中小学师生参赛,大赛采取粘贴参赛标志的方式参赛,不收参赛费用,最大限度降低师生参赛成本,扩大大赛的规模。
由于大赛宣传工作做得比较到位,从7月份开始,全国各地的投稿就陆续不断,高潮迭起。截至11月10日,大赛共收到参赛作品39627件,其中教师作品1355件,中学学生组7926件,小学学生组30346件。这些投稿中,一是集体投稿较多,尤其是浙江、广东、江苏、吉林等省,许多中小学校都广泛发动师生集体参赛,有的学校还借此机会在学校内组织书法比赛,进行展览、评奖,使学校的书法教学工作得到了很大的推进。二是书法培训班参赛多,全国不少知名的书法培训中心和书法特色校,都组团参加了大赛。三是硬协网络和地方组织发挥了有效作用。江苏硬协副秘书长、硬笔书法江湖网总编梁桂东,硬协妇女书法工作部副主任刘洪霞等,分别在江苏和江西等省广泛发动,组团参赛,为大赛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11月10日大赛截稿以后,大赛评委会本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对全部参赛作品分类进行了严肃、认真的初评、复评和终评。初评过程中,不论是集体参赛的稿件还是师生个人参赛的稿件,评委专家都一份一份认真进行评审,确保把真正优秀的稿件选上来。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工作,大赛获奖结果于12月12日揭晓,共评选出一等奖作品89件,二等奖作品254件,三等奖作品746件,优秀奖作品3239件,评选出优秀指导教师352名。
首届“语文报杯”全国中小学师生硬笔书法大赛,以“腾飞——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为主题,以推动各地中小学进一步加强汉字书写和硬笔书法教学工作为宗旨,在相关单位的通力合作下,在广大中小学师生的积极参与和支持下,大赛取得了圆满成功。庞中华主席特地发来贺电,称赞大赛“举办及时,意义重大”,“希望‘语文报杯'全国中小学师生硬笔书法大赛坚持举办下去,做成一个品牌,为全国硬笔书法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总的来看,大赛取得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大赛在全国各地产生了广泛影响,许多学校负责人和师生来信来电表示热烈欢迎,称赞大赛“非常有利于激发孩子对汉字书写的热情,也为全国的书法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像江西南康市龙回中学等一批学校,更是借大赛东风,举办校内书法比赛,将学校硬笔书法教学推上一个新的高度,也在当地掀起一个硬笔书写与创作的新高潮。二是大赛吸引了众多优秀的青少年硬笔书法人才参与,汇集了一大批高水平、形式美的硬笔书法精品,这些作品,不管是楷隶体还是行草书,不管是大幅作品还是单张小品,不管是装饰华美还是素面向人,也不管是成人的潇洒流畅还是学生的稚嫩端庄,都让人流连忘返,赏心悦目。在终评现场,语文社社长兼总编辑蔡智敏看着一幅幅精美的参赛作品,连连称赞,指示把这些优秀的作品结集出版专刊,通过多种形式大加宣传,充分向社会展示本次大赛取得的丰硕成果。
首届“语文报杯”全国中小学师生硬笔书法大赛圆满结束了,《语文报·书法版》作为具体承办单位,在此向积极参与支持本次大赛的各位领导和广大中小学师生表示最诚挚的感谢。有了这次成功举办的宝贵经验,我们相信,下一届“语文报杯”全国中小学师生硬笔书法大赛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