爯簋,西周。簋铭7行48字,其中“一子”合文若按2字计,共得49字。从铭文内容和字体风格看,此器的制作年代当在西周中期。在已知的西周铜器铭文中,作于西周中期的 簋(《集成》8·4322)、 方鼎一(《集成》5·2789)、 方鼎二(《集成》5·2824)、班簋(《集成》8·4341)、繁卣(《集成》10·5430)、 簋(《集成》8·4159)、毛公方鼎(《集成》5·2724)、免簋(《集成》8·4240)、免瑚(《集成》9·4626)、免尊(《集成》11·6006)、免盘(《集成》16·10161)等器铭文的字体风格与本铭相近似。一般认为, 所作诸器和班簋等作于穆王时期,免所作诸器作于懿王时期。本铭的字体风格,似略晚于 器、班簋,而早于免器。
本铭中有不少语词是青铜器铭文中首次出现的,如“享卲(昭)”、“ 旂(祈)”、“德言”、“余一子”等。而“競”字的写法,不但可以纠正过去学者在字形认识上的错误;也许在中国球类运动史方面,更有其重要意义。 【铭文】 白(伯)乍(作)爯宗彝,其用夙夜享卲(昭)文神,用 旂(祈)沬(眉)寿。朕文考其巠(经) 姬、 白(伯)之德言,其競余一子;朕文考其用乍(措)氒(厥)身,念爯(哉)!亡匃(害) 簋铭的大意是说: 伯为爯制作了这件用于宗庙祭祀的礼器,爯拿它来早早晚晚享祭已故的先人,以祈求长寿。我的亡父能遵行 姬、 伯夫妇之德言,强盛我这一个儿子。我的亡父会将这一点置于我的身上,并长念爯啊!没有祸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