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认识水一方组合的黎德良先生起就觉得他有不凡之处。他只用了短短几个月时间的冲刺,虽是小试牛刀,却一举获得硬坛一系重大赛事大奖,谱就一曲硬坛传奇。
德良先生自言书法是第一爱好,依靠自已的勤奋努力、对当代、 前人墨迹和书法理论的深入研究,始得钢笔楷书在当今书坛上能独树一帜。
首先,其点画精到、且富于变化。观德良先生作品。用笔劲挺有力、提按有度、笔笔一丝不苟。横画写法有俯有仰、有伸有缩。 竖画时而悬针时而垂露。尤为精彩的是,长钩画的轻重缓疾,极具开张舒展之态。其次,以脱俗的结体取胜,字形偏扁,尤其是撇、捺、钩画大胆伸张,使得字的结构内缩外展、极具张力。结体力除平板、俗套。德良先生楷书结构之新境界全于楷法之外求得,自然之意象、他书之意法、皆拿来为楷书所用,使得其书作楷法解脱、
妙趣横生。
在章法形式上大胆尝试,以黑底白字的强烈对比增加了作品的视觉冲击力。加上计算机格的规整,又有独特的装祯工艺,让人更是爱不释手,难得一见。
德良先生作品打动人之处有二:
精熟的功力和脱俗的性情。精熟二字是其常年的积累。笔画精到、运笔的畅达、结字的奇变,说其功力深厚即在于此。高尚的情操、渊博的知识、深广的阅历,从字里行间流露出来。这一点点也是书法艺术的精华所在。
德良先生的书作:线条不俗,不故求险绝,追求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境界;并认为:一般来讲,装腔作势,故弄玄虚的的作品,不会是好作品。好的书作往往是平易近人的,雅俗共赏的。比如:王羲之的《兰亭序》看似平平不激不励,实则蕴藏著作者圆熟的笔法技巧、
深厚的传统功力、 广博的文化素养、 和高尚的艺术情操,是一座取之不尽的宝库.
而书法作品往往要做到为不识书者喜欢,同时令知书者动容。雅俗共赏是很难的,能做到了这一点的书法便有了较深的影响力,如颜、柳、欧、赵的书法作品,几千年盛誉不衰,不论识书者与不识书者都认为他们的作品好。这一点能很好地参透出雅俗共赏的艺术是极具耐久力的,而德良却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其书确有不可抗拒的艺术感染力。
上一篇:余俊《自学自强,“书”写自信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