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硬笔书法在线 欢迎您!
古拙灵动 疏淡清齐——钟妙明其人其书
周继中

萧然先生是书法江湖硬笔区的总斑竹,也是我的网络书法朋友,天天相会在无线的网络空间,谈书论艺,很是投机,也很自在。他虽不满而立之年,然其对于书法独特的见解和感悟却常常令我心动不已。也许是清秀的江南山水滋润了他,也许来自对生活近乎淡泊而执著的追求,使其能正确地处理好自然、生活与艺术的关系,进一步洞明书艺的本质,即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道理。钟妙明的“生活第一,艺术第二”的艺术观看似简单、直白,其实是不离于物而又超乎物外的心得之论。在生活和艺术的夹缝中“难得舍得,我与我周旋,宁做一个我”找到作为书家的自我存在!

萧然原名钟妙明,笔名华龙、野渡舟,1976年生于日月灵秀的浙江萧山。自幼受到很好的文化熏陶,徜徉在秀美的山川风物,时时流连忘返;酷爱读书,游弋于儒道禅之间,喜欢清谈,常常不能自拔。尝感叹当代书家并不是缺少应变的才思,缺少的而是浓浓的文化积淀。认为对古典文化的摄取并非一个“占有”就能解决问题,关键还要有一个深度体验的审美情怀,有一份上下求索的淡泊心境,然后才能推陈出新,水到渠成。萧然喜欢饮茶,他认为即使穷尽了书斋,也不过从纸上了解了天然中的物理,而于自然的真正情趣和个人胸次的开掘却无甚帮助。所以有“万卷书可以不读,万里路是一定要走的”的说发。主张自然为人,自然为文,自然为艺。只有这样,才能廊阔心胸,开明眼界,才能领悟到深藏于自然宇宙中的运行之理,是为“道”,技进于道,方能与道俱游。

萧然认为技法在书法本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书法的本质与技法应用是分不开的。为此,萧然生活之余,将全部身心几乎都投入到书法行笔运笔的训练上,朝临暮写,兀兀穷年。在经历了对大量的古今法帖通临摹写之后,萧然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固守“平动、绞转、提按”三法,认为其中深含书法运动变通的至理。自谦为艺“惜追魏晋无门,唐宋无法,步明清无路”,实穿梭于古今碑帖之间,取魏晋之神远,唐宋之笔法,明清之态势,加以翻折顿挫之法,裁成一体,出自家之心法,非碑非帖,别具一格。

再来欣赏萧然先生的书法,你的感觉或许会焕然一新。他的书法逆向用笔,方圆并用,使转有力,笔法苍拙灵动,转接处饶有雅致的意韵。结构上有章草体势,含转折于委婉,杂华艳于朴质,或正或奇,断岩崩崖,一任自然意境上清峻通脱,疏朗多姿,如悬崖出一清泉,偶露峥嵘,又似奔雷走电,极具张力。特别是书写时情随字转,笔随心动,随意中见工致,犹如老树春花,空谷幽兰,可观可叹,可圈可点。其境当在瑰怪险远荒寒之界,冰冷外表下却蕴藏着一副热乎乎的肝肠!

当帅小伙,略显富态,白净,西装革履的萧然站在你的面前,你不认为那显得有些苍茫的笔迹与这个文质彬彬,饱学诗书的儒生毫无关系。你只要感受到迎面扑来他的文气,感受到镜片后那双眼睛流露的睿智,你便可懂得一个简单的道理,书不必如其人,但书与一个人的阅历学养和审美情趣必然有内在的联系!当然萧然的硬笔作品有些“离尘索居”了,与当代硬书的审美和创作存在一定的“代沟”。相信以他的灵性能很快地弥补这个裂痕,创作出更加感人而有富有时代感的作品来!

相关链接:钟妙明硬笔作品

【回到首页】 【关闭本页】
Copyright © ybsfz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硬笔书法在线 版权所有 请勿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