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硬笔书法在线 欢迎您!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篆刻艺术 > 印迷藏印丛话
金罍道士徐三庚
□ 林乾良

椭圆形印,刻朱文小篆“梅花琴客”四字,纯出浙派,故多燕尾鹤膝。粗边细文,故能阴阳相生。印圆字方,四周必有余空,此与粗边之虚实相衬,故印文四字颇夺目。总之,此印气韵生动,工而不滞,生机盎然。

石经火,色呈暗灰而黝,上段应有雕钮,今残。边款八行,文曰:“口亥嘉平朔,客春申城制,金罍道士记”。

金罍道士者,徐三庚之号也。徐三庚(1826—1890),字袖海、辛谷,号井罍或金罍(其下或更加山民、道士等),浙江上虞人。

徐三庚在印史上,有两件事可以大书特书。一是其“吴带当风”之印式,一是其日本弟子圆山大迂。 徐三庚之篆书、篆刻,均有一种特异之风神,可用飘逸俊秀四字概括之。

“吴带当风”一词,原是对吴道子所画人物画之赞语,喻其风吹衣带飘然如仙也。徐三庚之篆,往往伸颈舒腿,或故为波动、扭曲以取势。以今日美学词汇论之,则强调曲线美是也。从画言,犹之吴道子之飘飘欲仙;从舞蹈言,直如蛇舞、拉丁舞之扭动身躯也。此印纯出浙派,可知徐氏有自己之面目,但又非必出此一途也。

韩师登安曾称:彼青年时颇喜徐印之飘逸俊秀;稍长,终觉过于姿媚,遂少作之。沙师孟海《印学史》之评,十分中肯:“这一体飞舞纤巧,体态甚美。或者认为太侧媚,不够端重。但印学界爱好这一体的人,确实不少。”

在日本印学史上,有位重要篆刻家圆山大迂。彼系日本渡海来华习篆刻之第一人,于明治十一年来华。过去有论系河井仙郎第一者,非也。圆山大迂之印老师,即徐三庚。当时,日人未见中国印人如何治印,故皆以斜口刀刻印。自彼来华后,始将平口两尖刀传于日本,引起日本印界之大震动,从此亦改用平口刀治印。

南浔吴藕汀,饱学多才艺,余甚钦佩之。当年,家中收藏甚富,又与诸先达多所往来,每出一语而惊四座。昔年来函中曾有一段关乎徐三庚者,摘录于下:“徐三庚在太平天国前后继外家姓,名俞星柏,一作辛白。蒲华用印中,有一方朱文‘草云翰墨',边款作辛白,即是徐三庚。他除了辛谷、金罍道士作为款字外,还有大横也是他的别号。”

【回到首页】 【我要发言】 【关闭本页】
Copyright © ybsfz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硬笔书法在线 版权所有 请勿侵权